来源:未知 编辑:特许加盟榜 2020-06-09 19:53
有的人平时有个习惯,就是喜欢换着路线走。虽然有时候会绕些远路,但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,心情也会变好,当然,的好处是总能发现一些原来不曾注意的店。在在一些小巷子里面就发现了一家叫,里面的生煎包吃了一次以后,很久都忘不了那个味道。
小小的生煎馒头,上面撒了一些小小的黑芝麻,吃起来不仅好吃,还更好看,更有食欲,包子底部一定要有金黄色的底部,这样的生煎吃起来才更好吃,这个相信吃过的人都知道,用筷子夹起一个,沾了醋,用牙齿咬碎一个小口,顺着这个小口吸里面的汤汁,然后再咔嚓一大口咬下去,脆热的包子皮混合着肉馅和肉汤的鲜美,那叫一个舒服。
在苏州的深夜,外面依旧还是有摆摊的卖生煎,摊主说,生煎馒头在苏州的历史可是比在上海长,而且我们苏州的生煎馒头可比上海的好吃多了。
记得在苏州吃过一次哑巴生煎,打开油纸袋开始吃生煎包的时候,被如此美味的生煎惊到了:恰到好处的汤汁,被汤汁浸到半透明的生煎皮,鲜甜可口的馅料,有脆有绵,亦烂亦酥,回味无穷,香气绕梁三日不绝~啊,直感觉绳命是如此的精彩!所以来苏州的人,早餐几乎顿顿都离不开生煎,这仿佛已经成为几十年中人们的一种习惯。吃上一顿生煎,***都感觉精神满满的,特别有活力。
一些老摊位的师傅做生煎非常用心,生煎包的底部几乎没有焦黑的,就算偶尔有一两只生煎包被煎得焦了黑了,师傅都要点头客气一下说“哎哟,今天炉子阳子点,对不住了,这只有点焦了。我再多加你一只。”满满的诚意和匠心。
在上海云南南路吃了一次大壶春,和之前吃的生煎不同,大壶春的生煎是无汤生煎,个头也比之前吃的大,厚厚的生煎皮发的松软。底部零星散落的芝麻在滚烫的铁锅上释放出诱人的香气,咬一口,皮质略甜,肉馅紧实鲜香,因为皮厚馅多,所以很容易就吃饱了。
有人说皮薄肉多的生煎好吃,还有人说皮厚底焦的才正宗,为了了解什么样的生煎才算正宗,特意去搜集了一些资料,才知道原来小小的生煎馒头也分派别呢。比较传统的两个派别就是“混水生煎”派和“清水生煎”派。
“混水生煎”派出现的较早,也被称为老式生煎,也有人称其为“扬帮”,由企业家黄楚九(江苏丹阳人)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上海浙江路创建的“萝春阁生煎”开始,做法为苏北做法,使用半发面,以鲜猪肉加肉皮冻为主, 特色为薄薄的皮,脆脆的底,浓浓的汤汁,开口朝下。
“清水生煎”派:有名的代表就是大壶春生煎,创立时间稍晚,由唐妙权(黄楚九的侄子)于一九三二年在四川路创建的,为本地做法(据传源自南翔小笼),采用全发面法,“肉心帮”,皮薄馅多,有很多汤汁,生煎的底部比较厚实,口向上,看起来有的像是我们平常吃的馒头。因此,两者都是传统的做法,只是历史传承不一样。
生煎包重要的部分是生煎的皮,俗话说:“小笼喝汤,生煎吃皮”。好的生煎的皮要厚薄适中,同时还要有韧性,有嚼劲。然后就是要底脆,这点是没错,但是一定要拿捏好底脆和底厚两者的分寸。油要少,转锅要勤,加水时间也要拿捏好。然后就是肉馅,生煎的肉馅和小笼的肉馅是不一样的,生煎的肉馅肥肉要少精肉要多,还要加入葱姜。后,生煎的汤不是要看多的。生煎的汤是少量的,大约大半调羹,而且比较清淡,比较清澈。生煎的汤不是让你喝的,而是让生煎的皮来吸收生煎的汤,呈透明状,这样的生煎嚼起来香气四溢,美味无比。
生煎包其实自己在家里做也可以的,材料也比较常见,就是面粉,酵母,五花肉(喜欢吃什么蔬菜可以自己加),再就是辅料葱姜蒜酱油味精等。把葱姜蒜肉切好,混合,馅的做法和普通包子没有什么区别,然后就是用面包馅,包出好看的花样当然更好吃。主要的就是煎的过程,这个是比较讲究的。底部放油,开火,直至水分蒸干,在放油,这个样做出来的才更金灿灿的酥酥香香的好吃。